色彩风格

宜城市检察院2024年人大工作报告

【字号:    】        时间:2025-08-07      

12月26日,宜城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理检察长任丹在宜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

一年来,宜城市人民检察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忠诚履职尽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宜城篇章,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坚持同频共振,高站位服务发展大局

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各类犯罪批捕319人,起诉449人,全力守护群众安居乐业。

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5件36人,守好百姓“钱袋子”。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起诉恶势力犯罪案件15人。

与市公安局、法院、司法局建立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有效促进当事人和解。

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入落实湖北省《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经营主体的若干措施》,扎实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依法办理293件涉营商案件。

与市司法局共同探索、落实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协作机制,畅通此类主体生产经营“绿色通道”。

在经济开发区成立“检察护企”服务站,以“定制式”检察服务回应企业“订单式”法治需求。

联动共护绿水青山。

积极参与流域综合治理,助力碑河等小流域治理,办理非法占用耕地、河流沟渠污染等涉流域案件46件,发出检察建议13件。

加强创新实践,与市法院、资规局、水利局等部门探索建立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衔接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主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与钟祥市检察院共建跨区域协作机制,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强大合力。

与南漳县检察院共同开展保护百里长渠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督促拆除违法建筑7处,整治污染点位20余处,推动长渠纳入“河湖长”管理机制,有效保护世界灌溉工程遗址。

二、坚持恪守初心,高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

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创新“接包访听救”五步闭环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做实“件件有回复”。

强化检律协作,探索公益律师参与化解信访案件。

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7件,发放救助金17.5万元,传递检察温度,为民救急解困。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续做实“惩治也是挽救”坚持最大化挽救罪错未成年人,跟踪矫治助其回归正途。

坚持推进“预防就是保护”,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履职,开展专项检察活动,督促整治酒店、文身店等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烟卡”流行等问题。

选任13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讲座32场次,以法治之光点亮成长之路。

积极推动社会治理。

在市委政法委支持下,推动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紧密衔接、有机贯通,相关做法被省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并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

主动融入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立足案件分析研判,发现执法司法、行政管理、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先后制发出租车行业治理、“空壳公司”监管等检察建议17份,被建议单位均采纳、落实,推动“前端治理”、基层治理。

三、坚持深耕主业,高质效维护司法公正

客观公正做优刑事检察。

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体系化运行开展“醉酒类危险驾驶案件积案清理”专项活动。对醉驾、性侵等案件编写办案指引,进一步凝聚司法共识、提升办案质效。

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及财产刑执行监督等案件159件,专门巡回检察高新区社区矫正工作、市看守所违禁品管理,促进提升刑罚执行质效。

精准发力做强民事检察。

加大对民间借贷纠纷、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等领域的虚假诉讼案件监督力度,帮助申请执行人追回款项435万元。

聚焦民生领域,关注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支持货车司机、工程器械经营者追索劳务及合同应付款3.7万余,进一步畅通劳动者维权通道

依法规范做实行政检察。

持续做实裁判结果、审判活动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会同有关部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平台运用,促进120件执法司法案件信息互通共享

扎实推进“反向衔接”,逐案审查,先后80件不起诉案件及时提出检察意见,督促行政处罚落实到位。

品质引领做好公益诉讼检察。

立足公益诉讼“4+11+N”履职格局,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7件,对未及时整改的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件,坚决维护公共利益

针对地质灾害隐患问题开展专项检察活动,督促责任部门整治修复受影响河道3850米,消除7处地质灾害隐患,13处隐患点附近居民搬迁避让,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向数字化要生产力,自主研发的“耕地占用税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在全国检察机关推广应用,已有157个院使用并落地成案

四、坚持严管厚爱,高标准锤炼检察队伍

筑牢忠诚底色。

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实地研学、集中研讨、专题辅导等,全面学习、把握、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确保各项检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坚决贯彻落实最高检党组巡视省检察院党组整改工作要求,从严从实抓好反馈问题整改,促进自身建设。

持续开展“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活动,扎实推进“一院一品”“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与广水市检察院结对共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确保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

打造素能亮色。

落实检察英才计划,一体推进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示范引领等素能提升工程。每周开展检察官带案交流,每月举办青年干警集中延时研学,每季度进行优秀案例、文书推荐

选派4名干警参加襄阳检察机关“隆中青检训练营”,在实战实训中磨砺担当、提升素能。2名干警分别荣获“湖北省优秀公诉人”“襄阳市刑事执行检察业务能手”称号,6篇调研文章在省级以上法学会年会中获奖,10人次、4个集体获得市级以上表彰或荣誉展现检察队伍新风貌。

涵养清廉本色。

聚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抓落实、求极致、强作风”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增强遵规守纪政治自觉。

制定酒驾醉驾风险隐患“红黄绿”动态管控清单,杜绝酒驾醉驾。人人签署廉政承诺书,持续整治违规吃喝,营造清廉干事创业氛围。

坚持“严”字当头,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积极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开展提醒谈话24次。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推进全面从严治检向纵深发展。

今年来,我们自觉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检察实践,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参加检察开放日、公开听证等活动180余人次自觉深化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推动重建两处乡道危桥,保障千余户居民安全通行;监督解决两地饮用水安全问题,奋力实现“民有所呼、检有所为”主动吸纳31名社会各界人士成为“益心为公”志愿者,扩大“朋友圈”。

2025年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更高站位抓牢政治建设

二是以更大作为服务发展大局。

三是以更大力度深化检察履职。

四是以更实举措回应群众需求。

       五是以更严标准锻造检察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