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检察温情护夕阳 法治力量助治理

【字号:    】        时间:2025-05-13      

近年来,针对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诈骗案件频发,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相对闭塞,防范意识弱等特点,精心设计各种骗局,让不少老年人辛苦攒下的积蓄化为乌有。

误陷骗局入困境

 

“他经常碰到我卖葡萄,我们都是老人就聊天认识了,而且他还说我俩也沾点亲戚关系”。“我平常开电动车拉客,他坐了几次我的车,知道了我家里的情况,我还以为他是同情我”。“他在我家门口看到我照顾中风的妻子就向我打听家里情况。”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期间,郑贵(化名)“以帮忙办理低保”为幌子,用“买烟打点”“请客吃饭”为借口,骗走了张爷爷、李奶奶、王爷爷(均系化名)等老年人省吃俭用的血汗钱。

2024年7月1日,郑贵被公安机关抓获到案,同年10月28日,宜城市检察院以郑贵犯诈骗罪向宜城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25年1月22日宜城市人民法院对郑贵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责令郑贵退赔张爷爷3620 元,王爷爷 10000 元,李奶奶 2000 元、陈爷爷600元。

多元帮扶解急难

 

 

骗子虽已伏法,但经查郑贵系老年人,无收入来源,无财产,骗取的钱财被其挥霍一空,无力退赔。为解决张爷爷、李奶奶、王爷爷等老年人的生活困境,宜城市检察院依托老年人居住的街道综治中心,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对被骗的老年人开展了多元且精准的帮扶。提供生活物质、医疗救助、临时补贴、定期探望等一揽子措施让老人们的生活重燃希望。

检察建议促治理

 

治标更需治本,案件背后反映的是社会治理亟需填补的漏洞。随后,一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被送至张爷爷、李爷爷等人居住的街道办事处。建议街道办压实主体责任、加强风险排查、注重宣传教育、促进家庭关爱。当地街道办在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安排部署预防养老诈骗工作,利用反诈平台预警信息,通过电话劝阻80人次、短信劝阻5人次、见面劝阻126人次,打击养老诈骗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检察官,现在村里常讲防骗知识,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张爷爷、李爷爷在检察官回访时说道。

夕阳无限好,法治护晚晴。一纸检察建议不仅是法治力量的彰显,更是社会治理温情的延续。相信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这份守护将化作春风细雨,浸润每一寸需要关爱的土地,让“夕阳红”绽放出更温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