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检察长会议强调以开展“干部素质和办案质效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推进检察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即将独立办案的检察人员,更觉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紧密围绕会议精神,我将立足本职岗位,以提升自身素能为先导,为推动办案质效和管理水平整体提升贡献力量。
一、强化政治担当,确保刑事检察工作正确方向
统筹学习与应用,从政治上着眼、在法治上着力,始终保持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方面,通过参加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另一方面,面对各类复杂敏感案件时,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准确把握和正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不同犯罪类型案件中,注意案件之间的差别,运用不同的办案理念,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牢固树立“预防就是保护”的理念,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同时准确把握打击和保护的辩证关系,做实“惩治也是挽救”,防止涉罪未成年人在人生歧路上越走越远。
二、提升业务能力,确保刑事检察案件质量提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重点在“全面”,关键在“提高”。此次全市检察长会议更是为广大检察干警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司法能力建设的实践路径。
要提升证据审查能力。刑事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的质量决定着整个刑事诉讼的质量,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础。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案件质量,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审查每一份证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尤其是近几年来,新型案件不断出现,给办案人员带来了大量知识的更新和扩充,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要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补强,增强证据审查能力,严把案件质量关,准确把握罪与非罪、违法与犯罪的界限。
要提升释法说理能力。司法工作是通过说理解决纠纷的活动。释法说理不仅是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的阐释说明,更是对当事人权益的尊重和保障。一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背后有情有义”的重要论述,深化“三个善于”理念知识和系统运用,秉持检察机关的客观公正立场,讲透案件定性的法律依据、讲透不同条文的选择适用、讲透法理依据和司法政策。二是掌握沟通技巧。要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和关注点,采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将专业的法律术语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表述,增强释法说理的亲和力和可接受性,展现人文关怀。三是借助公开听证等形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增强释法说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要提升法律文书制作水平和增强典型案例撰写能力。法律文书是刑事案件办理质效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的最直观载体。检察文书撰写要确保内容准确、逻辑清晰、语言规范,同时要注重文书格式的规范性,通过学习优秀法律文书,提升文书整体质量,确保每一份法律文书规范、严谨、专业、权威,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要善于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挖掘、培育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克服畏难情绪,勤于动脑动笔,提高案例撰写能力。
三、严守纪律底线,扛牢打击犯罪检察职责
检察干警廉洁自律,不仅关乎个人前途命运,关乎检察事业的持久良性运转,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仅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司法程序办案,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自觉净化交友圈、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要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落实公开听证、人民监督员等制度,扩大民意反映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通过严格自律和接受监督,确保刑事检察权依法规范运行,树立检察官的良好形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努力为基层刑事检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