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2021宜城市人民检察院五年人大报告

【字号:    】        时间:2021-11-09      

 117日,宜城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石炜在宜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宜城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过去五年,宜城市检察院做了哪些工作呢?让我们从工作报告中了解一下吧 

 

(一)围绕服务大局,展现检察担当 

——切实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严厉打击重大刑事犯罪,依法起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涉枪涉爆、抢劫强奸、制贩毒品等严重犯罪328人。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集资诈骗等犯罪,联合开展“断卡行动”,全力斩断灰色产业链,依法批捕4691人,提起公诉19110人。在战“疫”的同时,坚持有案必收、有案必办的原则,依法从快从严惩治妨碍疫情防控、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在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下,我院被评为抗疫优秀组织单位。 

 

——主动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战,从重从快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办理非法传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47 99人,注重追赃挽损。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支持帮扶的韩公村建设项目5个,帮助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同时对办案中发现的19户困难群众主动提供司法救助。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结合我市开展的非法矿山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专项活动,发出检察建议促使2个乡镇垃圾填埋场得到彻底整治。主动参与市委、市政府“大棚房”专项整治活动、大气环境治理等活动,对建筑垃圾围城、渣土无覆盖、餐饮油烟直排、噪音污染等行为,向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定期回访确保整改到位。 

 

——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牢记“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的总体思路,坚持“涉企”案件优先办理,建立“绿色通道”,对相关案件从受理环节进行标注。严厉打击敲诈勒索、强揽工程等侵犯市场主体人身和财产权利犯罪以及强迫交易、串通招投标等妨害市场公平竞争的犯罪,共提起公诉23人。同时服务“六稳”“六保”,牢固树立支持改革者、保护创业者、宽容失误者的观念,积极践行“少捕慎诉慎押”理念,对19名涉企人员不捕不诉,努力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活下去、强起来。将“问需于企”作为服务企业的“前置程序”,院党组成员带头主动深入企业一线, 建立企业联络点,向企业发送检察建议12份。 

(二)深化综合治理,贡献检察智慧  

——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自觉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核心业务工作。依法提起公诉18110人,涉黑案均按时办结,实现案件“清零”。坚持除恶务尽,起诉涉黑涉恶“保护伞”10人。推进“行业清源”,针对相关部门监管漏洞发出堵漏建制规范治理检察建议5份。 

 

——用心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严惩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批捕63人,起诉76人。开展未成年人受害人救助10件,对未成年人轻微刑事犯罪不批捕22人、不起诉15人。建立襄阳市首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与上海市检察院联合开展首例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异地帮扶教育;联合宜城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建立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指南针”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全方位的司法保护。根据“一号检察建议”,开展教师入职查询18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96次,让法治阳光伴随孩子健康成长。 

 

——多元化解社会矛盾。认真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受理群众来信来访845869人(次),全部做到“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办理进程及办理结果答复”。充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作用,共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案件8901093人,认罪认罚适用率为85.74%,速裁程序适用率达到31.35%,不仅大大缩短庭审时间,也促进被告人认罪悔罪、被害人宽宥谅解,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按照“能公开尽公开、能听证尽听证”的要求,积极开展公开听证135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共同参与,通过现场答疑解惑和释法说理,消除疑虑、平息诉争,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三)聚焦主责主业,发挥检察功效  

——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做优刑事检察。五年来,共批准逮捕11881615人,提起公诉12881694人,依法不捕277人,不诉378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118次。强化刑事诉讼活动监督,依法监督立案88件,监督撤案37件;强化审查把关,依法纠正漏捕134人、漏诉76人,依法提请抗诉4件,提出抗诉16件。强化刑事执行监督,共对刑事执行活动违法情形、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监管活动等提出书面监督意见并纠正245件,发出检察建议12份。 


——聚焦化解争议,努力做强做实民事行政检察。坚持依法监督与维护司法权威并重,加强对民事审判执行活动的监督,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8件,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37件。深入推进虚假诉讼专项监督,移送犯罪线索4条。我院先后办理的“罗某某与曾某某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再审检察建议案”等3起案件均被省院评为民事诉讼监督优秀案件,办理的“三眼”行政公益诉讼案被省院评为典型案例。按照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发出行政执行活动监督检察建议14件,针对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行政机关违法情形,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2件并跟踪整改到位。 

 

——更加积极稳妥,努力做好公益诉讼检察。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12件,起诉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件。立足公益诉讼职能,按照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要求,对3件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通过增殖放流等形式,助力汉江水域生态修复。在安全生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积极开展公益诉讼工作,针对堵塞消防通道、飞线充电等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分别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30份,取得了良好的整改效果。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为加大红色资源保护,我们针对“四·六殉难烈士陵园”等环境整治问题发出检察建议,确保英烈纪念场所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 


(四)坚持深化改革,提升检察公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梳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10条,制定落实意见,按期回复和满意率均为100%。采取列席检委会、公开听证、现场监督调查取证、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社会各界监督。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按照上级要求实施了内设机构改革,全面实行捕诉一体机制,有效保障了办案质量。结合本院队伍实际和办案工作情况,成立了13个检察官独任办案组和7个组合办案组,严格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要求,检察官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同时落实领导办案要求,7名入额院领导直接办理案件256件,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健全案件质量监控和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坚持“少退查、少延期”,有效降低“案­件比”。严把案件质量关,开展案件质量评查10840件,编发流程监控通报50期。加强业务数据分析研判工作,撰写分析报告以查促改,推动案件质量全面提升。不断规范检察人员绩效考核,将业绩考评结果作为等级晋升依据。 


(五)顺应时代要求,夯实检察根基  

——政治建检把牢方向。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院干警撰写个人心得体会共计945篇,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先后数次召开警示大会和政策宣讲会,制定出台了16项相关制度,评估的28项重点内容全部保质保量完成。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院上下共领办实事150余件,以实际行动确保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永远都在“进行时”。  

——素质兴检提升能力。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党史学习教育,用活用好“学习强国”、“检答网”,多渠道多路径参加各类培训和业务竞赛。开展检察夜校,采取固定时间、集中人员、多种主题的方式,提升青年干警综合能力。在全院大兴调研之风,70余篇调研文章被《人民检察》等刊物采用,其中核心期刊1篇,获省级以上各级调研奖项14次,1篇调研文章在第十二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获得全省唯一一等奖。   

——从严治检规范司法。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针对四个方面15个专项整改项目,逐项落实,确保整改实效。开展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开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活动,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专题会。坚决防止办理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共记录填报重大事项57件。加强检务督察力度,将工作纪律、会议纪律等平时督察与专项督察相结合,共发出49期检务督察通报。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总体要求,以服务大局、检察为民为主线,以提升检察工作品质为主题,以“抓落实、求极致、提素能”为着力点,以“强队伍、重基础、用科技”为战略重心,以更新理念、科学管理、深化改革、严明纪律、落实责任为路径,培育忠诚为民、维护法治、追求公正、精进有为、担当尽责、清廉崇德的职业精神,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努力以检察工作自身高质量发展服务宜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2022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思想引领,深化认识再提站位。 

 (二)融入大局,精准服务再创佳绩。 

 ()深化落实,履职担当再加力度。 

 ()持续提升,强化管理再下功夫。